打破三大边界!博物馆在变革中持续“破圈”

新华网2025-05-18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14.9亿人次走进7046家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数量较上年均有增长。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从“门可罗雀”到“一票难求”,从“文化甜点”到“精神食粮”,从文化守护者到社会建构者,今天的博物馆突破传统职能和有限时空边界,在与时代共振中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打破有形边界,博物馆在数字世界“永生”——

8K超高清扫描配合光谱分析,让王希孟笔下的“青绿山水”在屏幕上纤毫毕现;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完成音源采集,“古代乐器之王”的声音有望永久保存;国博为国宝犀尊留出一整个展厅,通过多种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相关学术成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李华飙表示,藏品的数字化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在线展示、沉浸式展览,以及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等众多领域,为藏品的长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4年9月24日,参观者在河南仰韶文化博物馆运用多点触控技术了解文物。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全新的管理、展示和保护方式,使得博物馆中的信息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带给观众更加多维、立体的文化体验。

近年来,AI技术引入各行各业,博物馆也不例外。从馆藏文物数字化采集到丰富参观体验,从分析文物本体数据到服务于展览讲解等社教活动,AI技术不断拓展博物馆边界,越来越多历史场景在算法“想象力”中浮现,越来越多未解之谜在大模型中被推演解开。

打破展陈框架,博物馆走进寻常百姓家——

走在博物馆展厅中,你会发现,拿着“缩小版”同展柜中文物合影的观众越来越多:人们用购买文创的形式将博物馆“带回家”,热销文创也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年销售额均破亿元。“00后”“90后”青年观众是博物馆参观的重要力量,也是博物馆文创消费主力军。

3月25日,观众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选购凤冠项链。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大学生小赵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忠实粉丝,她表示:“文创区每次必逛,只要价格合适,遇到喜欢的我就会买,回去之后给同学‘种草’。”一些家长也愿意购买博物馆文创:“有的展品看展时有所忽略,买个文创回家还可以继续给孩子讲解,补充相关知识。”

博物馆文创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如今,它们已不再局限于对文物的简单复刻,而是加以更多创新阐释。“博物馆+餐饮”“博物馆+美妆”“博物馆+游戏”等跨界合作拓展文化消费“新蓝海”,文化体验与消费升级“双向奔赴”。

文创产品的推陈出新,使得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永不落幕”的愿景。文化传承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持续为公众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滋养。

4月29日,观众使用VR设备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打破传统定位,博物馆变得更好玩儿——

如今,博物馆“我展你看”“玻璃柜+解说牌”的模式正被颠覆。

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观众可以“与墓主人面对面”,在10座真实墓室里,聆听墓主人的故事,探秘墓穴真相;

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结合展览演绎“士人精神”,让不少观众感动不已;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期揭幕的“‘纹’以载道——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上,多媒体展示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沉浸于中华纹饰之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指出,公众更加注重在博物馆场域中的具身感知、社交共享的需求,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要有别于其他的文化产品供给方,就要重视公众的这一需求并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

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请勿触摸”到“全方位互动”,今天的博物馆诚挚邀请人们参与交流、用心感受,让文物在对话中焕发新生,让观众成为文明传承的“共创者”。(记者 杨湛菲)

韩国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提议修宪 拟推总统四年连任制并限制否决权

2025-05-18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2025-05-18

“相互理解与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访德国汉学家培高德

2025-05-18

“看见土地的回馈,让人满心喜悦” 中拉是天然合作伙伴

2025-05-18

小籽粒走向大世界 外国记者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引擎”

2025-05-18

欢迎回家!旅马大熊猫“福娃”和“凤仪”启程回国

2025-05-18

墨西哥海军船只撞上布鲁克林大桥 已致19人受伤

2025-05-18

美联邦调查局称棕榈泉市爆炸事件为“蓄意恐怖主义行为”

2025-05-18

印度南部一建筑起火 至少17人死亡

2025-05-18

葡萄牙议会选举开始投票

2025-05-18

俄需要达成怎样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普京回应→

2025-05-18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天氣酷熱市民應預防中暑

2025-05-18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调整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

2025-05-18

提防中暑! 天文台: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下午3時最高曾達35度

2025-05-18

加沙卫生部门:北加沙省所有公立医院均已停止服务

2025-05-18

和諧之家發布針對香港成年人的童年逆境經驗(ACEs)問卷調查結果

2025-05-18

女子倒斃黃大仙「垃圾房」 破門揭遭大堆雜物壓住死因待查

2025-05-18

無家者面對三大身心問題 研究倡結合安居康復模式支援

2025-05-18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喷发 火山灰柱高达3000米

2025-05-18

43歲挪威男子愉景灣越野跑疑中暑昏迷 由直升機送院救治

2025-05-18

5人涉販運約值2350萬元毒品被捕 4男明提堂1女准保釋候查

2025-05-18

ATM入錢1.2萬離奇消失 職員稱無任何存款紀錄

2025-05-18

鄧炳強稱「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端午節假期啟動並已提前部署

2025-05-18

花劍大獎賽上海站 張家朗蔡俊彥晉級16強

2025-05-18

愉景灣越野跑外籍漢暈倒直升機送院 另一跑手扭傷腳

2025-05-18

屯門寵物店遭持刀匪徒劫去2400元 疑涉案45歲男子被扣查

2025-05-18

土瓜灣海濱研究下半年有初期報告 擬建水上設施 改裝躉船做食肆辦音樂會等

2025-05-18

麥美娟: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總數增至10間

2025-05-18

大国工程看新疆丨西气东输工程惠及我国近5亿人口

2025-05-18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2025-05-18

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2025-05-18

“天宫”添新客!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太空生物奥秘探索引期待

2025-05-18

数据要素与产业加速融合 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2025-05-18

北斗系统全面进入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

2025-05-18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数智引擎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

2025-05-18

打破三大边界!博物馆在变革中持续“破圈”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