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壁上瑰宝”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石窟寺保护研究

新华网2025-08-21

新华社郑州8月21日电题:共同守护“壁上瑰宝”:“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石窟寺保护研究

新华社记者袁月明

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所在地河南洛阳,一场正在举行的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等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及中国国内的石窟寺保护专家学者,他们就石窟寺保护、传承与价值传播展开交流研讨,共同探索石窟寺保护科学理念和方法路径。

“石窟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以及人与环境的深刻联系,是人类共同故事的一部分。”在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文化处处长杨碧幸说。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之一,石窟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见证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5986处。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多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充分吸收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创新。“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为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中国石窟寺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说。

“近年来,龙门石窟组织实施了奉先寺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潜溪寺渗漏水治理等一系列保护工程,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从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整体保护的转变。”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说。

在拥有200多座石窟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6处重要石窟由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形成“一院六地”的运行格局。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发言时说:“我们建成的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可以实时看到院属6处石窟的各种指标变化,为全面、及时掌握石窟动态、预警潜在风险等,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苏伯民表示,中国在石窟寺遗产保护方面已形成一套涵盖理念、技术、应用的完整的“中国方案”,并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并让其在增强文化认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柬埔寨吴哥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隆科萨尔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建工作队修复柬埔寨吴哥窟周萨神庙、茶胶寺等遗址,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文博机构签署备忘录,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建立“中国-意大利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联合实验室”……中国石窟寺保护研究阐释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多学科协同、数字化赋能,是中国石窟寺研究保护的一大亮点。

走进刚刚启用的龙门石窟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力学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功能模块映入眼帘,电阻应变仪、岩石渗透分析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探伤系统、3D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汉龙分享的石质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与加固技术、可移动文物微生物矿化粘接技术等突破性成果,让不少外国专家直呼“印象深刻”。

“中国石窟寺遗产的保护技术、研究设备都非常先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巴基斯坦斯瓦特博物馆馆长那瓦兹·乌迪·斯迪奇言语间难掩激动,“期待能在文物保护、遗址联合开发等众多方面,与中方专家开展交流合作。”

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中国不少石窟瑰宝已在数字空间实现“芳华永驻”,相关研究及展示利用亦不断走向深入。

“今年5月,‘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正式发布,目前已录入敦煌经卷9900多卷、图像6万多幅、经卷内容840多万字。”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说,该平台不仅整合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录、珍贵图像,还纳入海量国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同时具备图像拼接、图像缀合、知识图谱构建、全文检索等多项功能。

龙门石窟持续将三维数字技术运用于流散文物的原位寻探、确认、复位研究及展示的全过程,让流散海外的龙门文物得以“数字化回归”,与石窟残存造像“身首合一”。

“希望汇聚多方力量,通过广泛交流、深度合作,加大科技保护技术的攻关力度,丰富石窟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传播内容,共同守护好石窟寺这一全人类的文明结晶。”解冰说。

海关答疑: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使用指南

2025-08-23

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各主产区加强田管夯实稳产基础

2025-08-23

小特产撑起大民生 快递织就雪域高原致富网

2025-08-23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万元支持云南严重洪涝地质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2025-08-23

“一键换新”升级体验 景区“链接”电影元素激活跨界新玩法 释放消费强劲活力

2025-08-23

社区食堂“上新”!关键小事变民生大事 贴心服务暖民心​

2025-08-23

打开创新“阀门”解锁一盏青绿背后“文化密码” “中国新特产”全球消费版图越画越大

2025-08-23

时政现场说丨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雪域高原迎来幸福新时代

2025-08-23

迎“开学季” 孩子健康运动遵循三原则

2025-08-23

雷雨一来就咳嗽气短 过敏人群警惕雷暴哮喘

2025-08-23

抗议意大利副总理言论 法国外交部召见意大使

2025-08-23

热点问答丨加沙饥荒有多严重?外来援助管用了吗?

2025-08-23

特朗普新任命38岁驻印度大使 向莫迪释放重要信号

2025-08-23

日本首相与到访的韩国总统举行会谈 讨论双边关系等问题

2025-08-23

多视角解码节令之美 是守护,也是敬畏、更是传承……

2025-08-23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2025-08-23

「中旅帶你睇熊貓 海洋生態Summer Fun」今舉行 900市民睇大熊貓共賀國慶

2025-08-23

长安街新亮相的花坛,会唱歌!

2025-08-23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8·22” 重大垮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2025-08-23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2025-08-23

努力营造公平、活力、放心市场环境

2025-08-23

「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巡展開幕為嘉賓導賞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一眾年輕講解員表現令人讚歎

2025-08-23

「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下月5日在港舉行

2025-08-23

行李藏270萬元大麻花 泰國抵港26歲旅客斷正

2025-08-23

市民foodpanda甫下單即收詐騙短訊 墮假客服圈套慘失7萬元

2025-08-23

北角住宅大廈火警 七旬翁全身燒傷昏迷送院搶救中

2025-08-23

海南农技人员赴山东学习“潍坊模式” 赋能瓜菜提质增收

2025-08-23

台风“剑鱼”趋向海南岛南部沿海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2025-08-23

最大规模军乐团即将亮相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

2025-08-23

“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 180秒解锁受阅队员背后的“风、花、雪、月”

2025-08-23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阅兵场上见!青春之歌唱响阅兵训练场

2025-08-23

水清岸绿、万鸟和鸣、荒山蝶变共绘和谐生态画卷 多视角看如诗如画大美中国

2025-08-23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丨西安紧盯突出问题深化整治 松绑减负促担当

2025-08-23

暑运观察·精细化服务畅通“铁路+飞机”无缝衔接“软硬联通”

2025-08-23

入秋后为何频繁流鼻血、皮肤问题频发?如何正确应对?科普时令节气与健康↓

2025-08-23

乌克兰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失事 飞行员死亡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