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教科书式”响应!从预警到行动 看“敦煌速度”背后

央视网2025-05-12

央视网消息:2025年五一假期,敦煌又迎来了游客如织的场面。据统计5天假期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来敦煌的游客分别增长6.26%、5.31%、23.44%。在敦煌市管辖的13个旅游景区中,鸣沙山月牙泉游客数量最多。根据当地的安排,假期的每个晚上都会在景区内举行万人星空演唱会。

敦煌市大景区管委会主任 王志明:万人星空演唱会是2023年在旅游逐步升温的过程中,游客们自发的,在山上他带个小音箱,带个这个小的,这个拍摄的东西他一开始聚个十几个人,结果后面唱着唱着规模越来越大,聚到几十个上百人跟上,就待在那唱,后面山上坐着唱。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很用心,发现之后就跟中心管委会的领导商量,说我们能不能迎合游客的需求。2024年市委、市政府投了1000多万做了一个改造提升,我们就请专业的设计师把这个音响做了改造提升,在做的那些山上山下的区域几乎可以听到差不多同样的效果。第二,我们采取了一些灯光设计,一下把这个观众席上这种氛围一下就起来了。观众席上彩灯一炫,一下情绪就可以带动起来。第三,我们增加了一些投影设备,观众对面,西边的这个小山坡,把歌词就打到沙坪上面。露天卡拉OK,免费的露天卡拉OK。结果越做这个反响越大,后面我们就请了专业的DJ,2023年可能在最红的时候也就接近万人。但是2024年应该是高峰期,基本上都是万人以上。

这个五一假期,敦煌不仅精心挑选了演唱会的歌单,还计划在5月4日,邀请著名歌手参加,并在线直播这场大型落日派对。假期的前两个晚上,万人星空演唱会顺利举行。5月3日晚,主办方计划在22点左右为第二天的大戏进行彩排,歌手也会参加,这个消息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黄文明:5月1日是一万九,5月2日是两万人,3日是两万二。

黄文明是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主任,他说5月3日白天,有些风沙,天气良好,但到了傍晚,突然变天了。

黄文明:到下午的6点半左右风大起来了。6点半左右,但是有上万名游客。

这是景区主要入口在5月3日下午5点多的监控视频,有不少游客正在进入景区,其中很多人是为观看当晚的彩排而来,当时能见度正常。这是鸣沙山景区门口的主要道路鸣山路上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下午6点30分后,风沙逐渐加强。

5月3日18时53分,敦煌市气象局发布沙尘暴橙色预警,提示在当天夜间,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强沙尘暴天气。

总台记者 崔林欣: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原本清晰可见的一些建筑、树木,包括沙丘,现在也是全部看不到了。因为今天下午从6点以后,当地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整个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黄黄的沙尘。

黄文明:我们立即就发布了这个闭园公告,闭园公告之后我们就发布了这个停演这个万人演唱会的公告,还是通过广播系统,再就是我们的公众号,还有微信,通过网络上发布。不停地反复广播。我们就说是现在已经闭园,请游客尽快到安全的地域,或者是尽快撤离景区。

当时,景区内尚有上万名游客。尽管广播反复提醒沙尘暴已经到来、各项娱乐活动停止、夜间的彩排取消,仍有不少游客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沉浸式体验一回沙尘暴。

记者:如果你们不做这个动作,这些游客继续留在这个月牙泉或者鸣沙山,会有什么问题吗?

敦煌市常务副市长 付虎:这就风险就比较大了。一个我觉得就是作为外地游客,因为他对这种天气是很少有经历的,虽然当时我们这个沙尘暴前期这个情况出现以后,我们景区也第一时间,我们当时给游客提供免费的口罩、饮用水。但是如果说你说这么大量的游客,近万人的游客,如果在景区滞留下来,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和隐患,再加上这个月牙泉景区因为它的范围也比较大,地形也比较复杂,所以这里面就会有很多不可预判的风险存在,我们必须以最快的时间和沙尘暴赛跑。

游客们不会想到,此刻景区内外的工作人员以及政府各个部门已经启动应急响应,多方力量正向景区集结,一场全力以赴疏散游客、保障他们安全返回驻地、与沙尘暴赛跑的努力正在展开。

万人疏散

敦煌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常住人口18.2万,2024年敦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9亿元,文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92.04万人次,旅游花费189.07亿元。2025年五一假期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5月3日至5日,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沙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敦煌市气象局局长 黄武斌:敦煌这边其实主要是以沙漠、戈壁滩为主。整个这边是一个干旱的气候,那么大风,主要是一年是在3到5月,占全年的这个大风比例是44%。而这个西风又占大风比例的76%,所以就说如果西边的沙漠能被风吹起之后,它立马就到这个市区,就影响这个市区的能见度、沙尘天气了。

黄武斌是敦煌市气象局局长,他说5月3日上午,甘肃省气象局发布了专题天气预报和沙尘暴蓝色预警,指出“5月3日夜间至4日,我省大部将再次出现大范围的大风沙尘及降温降水天气过程……酒泉东部、武威北部有沙尘暴”。

黄武斌:它那个范围就划得比较大,但是它对我们有指导性意义的,就告诉我们今天下午到夜间是我们重点关注对象。我们也研判了一下本地情况,所以我们在上午的时候就感觉下午可能就有沙尘,下午到夜间有沙尘,但是那时候我们对这个沙尘浓度不好把握,所以我们上午11点多就发了这个沙尘的蓝色预警信号。

5月3日上午11时33分,敦煌市气象局发布了沙尘蓝色预警,提示中午到夜间,将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沙尘天气。此外还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提示中午到夜间,将出现平均风力8~9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天气。

黄武斌:在我们专业术语里面讲,就是能见度小于7.5公里,风力达到5米/秒以上就叫扬沙,5米/秒以下叫浮尘,那么能见度小于1公里叫沙尘暴,然后能见度小于500米叫强沙尘暴,是这么界定的,所以我们只能判断有沙尘天气。

黄武斌说,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依靠它无法判断沙尘的强度。

黄武斌:在卫星云图上只能看到它上面的一个大概情况,和地面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就是它高层沙尘可能很浓,就像敦煌这个,它高层传输过来的沙尘,它高层可能沙尘粒子很大,但是它沉降下来的可能没有那么强。根据卫星云图我们只能说它有沙尘,但是至于能见度或者说沙尘浓度有多少,我们确实不好判断。

黄武斌说,观测沙尘的浓度是否达到沙尘暴的标准,要依靠能见度仪。

黄武斌说,2025年5月3日傍晚,这台能见度仪检测出的数值尚未达到强沙尘暴的标准,但他们综合研判各方信息后决定发布橙色沙尘暴预警。

预警发布的时间是18时53分,当时敦煌市管辖的13处旅游景区,多数已经结束营业,唯有鸣沙山月牙泉因当晚计划举行星空演唱会和次日落日派对的彩排,不仅景区内有近万名游客,还有游客正在进入景区。迅速疏散这里的游客,确保他们安全返回各自的住地,成为应急响应工作的重中之重。

5月3日18时30分,在橙色沙尘暴预警发布的23分钟之前,敦煌市已经启动大风天气预案。根据敦煌市2023年发布的《大风天气应急预案》规定,大风天气应急响应分为四级,黄色为Ⅲ级。需在大风蓝色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会商研判、旅游景区按照设备运行规定关停户外游乐项目等措施。

刘挺是敦煌市交通局的局长,他说在接到电话前,他已经着手进行了安排。

敦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刘挺:5点多不到6点的时候,因为我们已经也得知这个就是西边,我们玉门关、雅丹那边,西边已经开始刮沙尘。我是通过朋友圈,包括我们有这个交通公司的,他们已经在发微信,他们已经发了视频、小视频,那会就是正常市区,就是一些扬沙、沙尘这种,没到沙尘暴这个级别。然后我们这边也已经有考虑,就是说可能这边也会面临沙尘暴的问题。公交公司也提前有预判,说有车辆,我们先去景区门口等着。当然了我们是生活经验,然后当然没那天没想到沙尘暴会那么大,就是说这个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大一些。我跟那个公交公司的负责人,我们电话进行沟通。他也说我看到那边这个已经有人在发视频,这个风比较大,他也已经考虑说让我们车先上去一部分,因为我们的公交车等于是完全停运,在晚上之后,晚上8点半之后才会停运,但是也有一些,就是我们备用的几辆车已经考虑让先过去了。

刘挺说,五一期间在敦煌市区运营的公交约有40多辆,乡村线路约有30多辆,下午5点多,他们决定在不影响公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先让几辆备用的公交车到景区门口待命。

18时30分,敦煌市在启动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后,全市80多辆公交车赶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与此同时,交管部门也开始行动。

敦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 秦作岩:我们在全程安排了五个组交警,五个组就是五个区域,其中包括一组就是我们月牙泉景区,这是一组,这也是我们重点保障的。当天安排了有80个民警,三班倒,从早上的7点钟到上午的11点是一组,然后11点到下午的6点是一组,6点到凌晨的1点钟是一组。那天是从下午6点钟,我们正好是第二班和第三班交接的时候,发现天气不对了,本来我们这班要下班,吃饭以后到晚上8点要支援城区,结果现在情况一看有变,我们这一班就不下班了,然后我们两个组,这有两个组的警力就在这个月牙泉景区这边。

18时53分,敦煌市气象局发布了沙尘暴橙色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命令。各个部门立即开始行动。

黄文明:我们立刻就发布了闭园公告。同时也发布了万人演唱会暂停取消这个公告。我不停地反复广播。景区有大风天气现在已经闭园,请游客尽快到安全的地域,或者是尽快撤离景区,我们有应急预案,当时我们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本来就是各个点上我们都有人,五一旺季我们各个节点都有人值守,我们在这个群里面一发布,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到疏导,包括我们的观光车都免费把游客往出口输送。慢慢大多数游客就往外走了,但有个别游客可能搞直播,没有感受到,没有体验过沙尘暴,还想往这个山上走,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到山顶,爬到山顶把他们劝导下来。我看到的情形这就是风越来越大,能见度慢慢地降低。

据了解,景区共有三个出口,中门最近,绝大多数游客都逐渐向中门聚拢。游客中的一半自驾,另一半需要搭乘公交或网约车,因此交通工具的运力和道路畅通与否是疏散人群的关键。

秦作岩:保证路口不堵,这是一定要保证路口不堵。还有中间保障,我们不能在路上有抛锚的,有停下以后接人的。我们不仅有固定的岗,我们民警用摩托车,因为它的流动性好、机动性好,我们的摩托车可以随时到一些汽车过不去的地方,很快地过去以后疏导,摩托车在里面能发挥好大的作用。

监控中这条路叫鸣山路,全长4.7公里,是连接市区和景区的主干道。5月3日晚,参与应急响应疏散游客的80辆公交车和游客们自行寻找的网约车,不约而同地都汇集到了这条路上。分流是交管部门为保障道路畅通采取的关键措施之一。

按照当时的分流措施,社会车辆从这里进入一号停车场后,便不能再折返,要离开景区前往市区,只能继续向前,经过二号停车场,选择这条穿过村庄的道路。

分流的措施使得社会车辆和自驾游客从这条线路离开景区时,不会与公交和救援车辆产生任何交叉。而搭乘公交和救援车辆离开的游客,则可以从鸣山路直达市区。除了专门调派的80辆公交车外,市政府的14辆公务用车也参与应急疏散。

在景区门口,三辆公交或救援车辆并排,同时上人、发车,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根据交通部门估算,每小时的运力可达7000至8000人。

游客:今天虽然遇到沙尘暴,但是咱们的政府又免费把我们给送回市区,免费公交车这些方面,我们感受到了敦煌市政府暖心的举措,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下次我还来,希望我们大家都来敦煌旅游,挺好的,挺好。

游客:风沙这么大,然后咱们政府还派免费的公务车,把游客接送到市区,特别暖心的一个举动。

除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外,在距离城区较远的阳关镇景区也有部分旅客因沙尘暴滞留。

李建东是阳关镇党委书记,他说5月3日傍晚沙尘暴发生时,有79名自驾车游客还在阳关景区继续游览。

阳关镇党委书记 李建东:因为阳关景区周边也有一些我们老百姓和国有企业发展的民宿,所以当时我们就联系敦煌文旅,还有龙腾山庄,把这两个地方都打开,把游客安置进去。晚上8点左右,就基本陆续全部安置完了。之后部分游客指出他们要返回市区,总共是有56名游客,他们要返回市区,他们还有其他的安排,所以我们就协调派出所。然后由派出所前方警车开道,就是在前面压着后面的车辆,把他们引导到国道上。然后由咱们的这个交警接上,然后引导到返回市区。当天晚上就有23名游客是在阳关住的,我们也简单地向这些游客提供了方便面、火腿肠、鸡蛋等相应的食品。第二天早晨,我们又专门安排这两个山庄,安排大师傅早晨5点多就起来,给这些留下的游客做了一顿早餐,稀饭、包子、油条。我们镇上也特意给这些留宿的游客专门写了一封信,也对敦煌的大风天气,因为是自然天气,最终可能会留有一些遗憾,也欢迎他们以后再到敦煌来。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提出了四个字的措施,一份餐食暖心,一间寝室安心,一路护送放心,一封书信留心。

5月4日凌晨,大风停止,紧接着一场雨水将空气中的沙尘彻底洗净。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为了5月4日晚上的星空演唱会顺利进行,因沙尘暴来袭被取消的彩排又恢复了。这座人口仅有18.2万的小城,在人员、设施有限的情况下,表现出及时、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置能力,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城市和生活迅速恢复如常。

准备 准备

再准备

这条道路叫鸣山路,是市区连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主干道,也是5月3日疏散游客的交通命脉之一。当时分流车辆的措施为保障高效疏散游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距离景区大门200多米的这个路口,就是社会车辆和公交等救援车辆的分流处。公交救援车辆由此向前到景区大门口接游客,自驾车和社会车辆则或从这个路口掉头、下行走鸣山路返回市区,或从这个路口进入停车场,再穿过周围村庄中的道路,前往市区。这个看似简单得安排的背后却有着并不简单的故事。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万人星空合唱会在2024年备受游客欢迎,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敦煌市下决心要改变交通拥堵这个局面。

统计显示,近年来自驾游的游客比例已超过半数,并在逐年增加,停车成为刚需。然而,在经营多年的传统景区附近扩建停车场,还要考虑多重因素。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新停车场的扩建找到了最合适的方案。

新扩建的停车场考虑到了游客夜间离开的需求,架设了高杆灯光等照明设施,此外,又打通了从停车场穿过村庄、通往市区的道路。

新停车场的扩建,以及穿过村庄的新通道,都是为了缓解景区门口主干道鸣山路的压力。每一处细节的改造,都将特殊情况下极限使用的需求考量在内。

根据应急管理理论,对紧急事态的全面管理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部分: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人们通过总结无数次灾难教训发现,只有做好预防和准备,才能做好应对和恢复。如果没有好的预防和准备,应对和恢复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相反做好了预防和准备,突发事件的危险损害就能够在控制之内,因此预防为主、充分准备的理念在应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敦煌市将五一假期到来之前的阶段视为做好准备的关键时期,各个部门通过调研、提升改造、实战演练、人员动员、搭建机制等诸多举措,为游客高峰的到来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准备。也正因如此,当5月3日沙尘暴来袭,这座小城能够准确地进行处置,既不会响应不足,也不会响应过度。

2025年5月4日,天气良好,在星空之下,落日派对演唱会如期举行。

中美会谈发表联合声明 暂停或取消加征关税

2025-05-12

法院批准金科重整计划 树立房企风险化解示范

2025-05-12

溢价率40.38%!温州华玺房地产斩获温州市瓯海区35亩宅地

2025-05-12

应急管理部正式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

2025-05-12

新闻调查|“教科书式”响应!从预警到行动 看“敦煌速度”背后

2025-05-12

必学!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小知识

2025-05-12

中国地震局迅即开展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5.5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

2025-05-12

“真金白银”纾困、“政策+市场”防控……外贸企业手握“定心丸”放开手脚拓市场

2025-05-12

民航国际客运市场需求高涨 外籍游客“打飞的”畅享“China travel”更便捷

2025-05-1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航天科技赋能重大灾害隐患实现主动防治

2025-05-12

国际护士节 | “白衣天使”精技赋能 守护生命

2025-05-12

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2025-05-12

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4日至17日在京举办

2025-05-12

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钟声)

2025-05-12

从“过境游”到“深度游” 中国国际航线网络拓展带动入境游消费增长

2025-05-12

北京科博会成果丰硕:800多家企业参展,签约金额超58亿元

2025-05-12

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丨我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地灾防治体系 毫米级监测守护安全

2025-05-12

我国7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获第50届南丁格尔奖

2025-05-12

边互动边学防灾减灾知识 这些项目都可以在校园体验啦

2025-05-12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首周效应显现 楼市活力加速释放

2025-05-12

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

2025-05-12

多地鲜花盛景引客来 赏花游催热“美丽经济”

2025-05-12

“快乐消费”“悦己经济”持续火爆“出圈” 为“快乐”买单激活消费新潜力

2025-05-12

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走路” 多方发力为外贸企业“撑腰杆”托举企业“外转内”

2025-05-12

俄乌谈判本周或重启 但先停火还是先谈判?

2025-05-12

“四好农村路”带火“乡村游” “白加黑”多业态融合点亮乡村旅游新消费

2025-05-12

袭击印26个军事目标、实施全面网络攻击 巴公布“铜墙铁壁”行动细节

2025-05-12

以色列:未来任何谈判都将在炮火中进行

2025-05-12

“中国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条甜蜜的致富路”(中拉是天然合作伙伴)

2025-05-12

尺素金声|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痴人说梦”

2025-05-12

印空军官员称印巴飞机在冲突中均有损失 未透露具体数字

2025-05-12

中拉这十年 | 沙漠开出“太阳花”

2025-05-12

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优质企业抛出橄榄枝 服务毕业生更好就业

2025-05-12

以总理办公室:未来任何谈判都将在炮火中进行

2025-05-12

全港戲院日吸逾19萬觀眾 入座率逾八成較前兩屆高

2025-05-12

從香港到上海 港青成二手奢侈品鑒定專家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