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据美联社消息,美国国务院于本周二宣布暂停为外国学生安排新的签证面试,并计划对所有赴美留学申请人实施强制性社交媒体审查。
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收紧国际学生政策的又一举措,已引发高等教育界及移民权益组织的强烈反弹。
政策核心:暂停签证与审查升级
根据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签署的外交电报,全球美国使领馆即日起暂停新增F、M、J类学生及交流访问学者签证的面试预约,以配合即将出台的社交媒体审查细则。
已预约面谈的申请不受影响,但新规可能导致签证处理周期大幅延长。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在记者会上称,政府将“动用一切资源审查申请人”,包括社交媒体历史记录。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对部分参与巴以相关抗议的学生实施定向审查,而新规将审查范围扩展至全体国际学生。
连锁反应:高校诉讼与经济冲击
新规发布前一周,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已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勒令其7000余名持签学生转学或离境。
哈佛随即提起诉讼并获联邦法院临时禁令,但政府仍计划于29日听证会上推进该政策。 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年贡献438亿美元,支撑逾37.8万个就业岗位。
多所依赖留学生学费的高校担忧,签证延误将导致秋季入学率骤降。哈佛大学在诉讼文件中直言:“失去国际学生,哈佛将不再是哈佛。”
争议焦点:国家安全与学术自由
政府称审查旨在防范“极端主义渗透”,但模糊的筛查标准引发争议。例如,社交媒体上发布巴勒斯坦国旗是否触发审查仍无明确界定。
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批评此举“污名化学生群体”,强调国际学生是“国家财富而非威胁”。
此外,特朗普政府近期以“反犹主义”为由,要求高校废除多元化招生政策,并切断对哈佛等校的联邦科研拨款,转而资助职业学校,加剧了学界与政府的对立。
背景与趋势:政策延续性受关注
特朗普在首任期内已推行签证申请人社交媒体审查,拜登政府延续了该政策。
今年春季,美国政府曾大规模撤销国际学生合法身份,后因诉讼压力部分恢复,但新增了更严苛的终止居留条款。
分析指出,若新规长期实施,可能重塑全球留学格局,促使更多学生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替代目的地。
责任编辑: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