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筱丽 实习生 张玮
刚过去的周末,来自“天下第一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椅子功”绝技之一——桌上踹凳亮相申城,不是在专业剧场,而是在人流如织的人民广场地铁站音乐角。
方桌上叠起一椅,鲍陈热双臂绕起长绸,轻巧地立在其上,搭档张振星在离桌两米处起跑,横跳,鲍陈热同时凌空跳起,哐当一声,被踹飞的椅子落地,鲍陈热稳稳落于桌面,停于张振星两股之间,三个动作完全同步不容分毫闪失,电光石火般,惊心动魄。这是台州乱弹《活捉三郎》阎婆惜与张文远对手戏中最惊险、最微妙的一幕,演员们高难度炫技引发现场观众一片惊呼,继而高声叫好,掌声响起。
这样的惊喜源自“梅花”花香四溢,也助力“梅花”在申城尽情绽放。4月27日下午,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绽放在上海”第二场推广活动来到人民广场地铁站。这是继前一日演员们在张园“闪现”后,诸多名家名角儿在上海市中心与市民游客再度亲密接触。
迎接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42年来首度在沪落地,上海在坚持奖项专业性的同时,也将观众的参与度和戏剧普及摆在前位。快闪、演前导赏、公益票价……全城开花、处处有戏,梅花盛开在剧场,戏剧的魅力也在市民心中吐蕊。
地铁站一隅,演员拿出百分百状态
周日下午两点半,上海市中心最繁忙的地铁换乘站点人民广场站,来往行人络绎不绝,而17-18号出口附近的音乐角沉浸式开放舞台,迎来了一众戏曲名家。
记者注意到,舞台旁的小小化妆间只有三个梳妆台,换戏服、绑长绸、调整妆容、整理发饰……鲍陈热妆造就绪后,马上与张振星开始热身。窄小空间难不倒老搭档,二人方向一横一纵同时起跳,再一齐落地,纵然一招一式早已烂熟于心,仍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
此次入围梅花奖的台州乱弹是台州唯一地方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是浙江四大乱弹现今唯一保留“乱弹”命名的剧种。明明前一天才现身张园,第二天为何鲍陈热又在地铁站亮相?原来,身为副团长的鲍陈热格外珍惜和上海市民“零距离”交流的机会,第一天因张园的室内场地限制无法呈现桌上踹凳的绝活,她心心念念,在得知地铁站音乐角条件允许后,立刻决定要上这段高难度表演。
化妆间里,记者还遇到了本届梅花奖的参评演员、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袁国良,对镜反复仔细地整理髯口的他,带来的是参评剧目昆曲传统剧目《烂柯山》中极见功底的“雪樵”一折。朱买臣在风雪之中,一边拾柴一边演唱,唱做俱佳的表演,让人流如织的地铁站一隅竟显出几分寂静孤寒来。
亲民也惠民,17场高品质演出蓄势待发
“我阿庆嫂别样礼物送勿起,送一班江南丝竹小堂名。”人气极高的“阿庆嫂”华雯一登场,台下的爷叔阿姨纷纷举起手机,录下脍炙人口的《阿庆嫂办喜事》唱段,毕竟“沪剧是阿拉上海人顶顶欢喜的剧种之一”。原来,本次“梅花快闪”不仅有本届参评演员,也请到了上海部分往届“梅花奖”得主。作为在场最早“摘梅”且是“二度梅”的演员,华雯表示格外高兴“梅花奖”盛典来到家乡。从1987年获得第4届梅花奖,到如今参加第32届梅花奖快闪活动,华雯鼓励青年演员不忘自己的本心,“享受每一次登台,享受每一次表演的过程”。
京剧演员金喜全和熊明霞分别是第27届、第30届梅花奖得主,这对“梨园伉俪”在音乐角联袂演出京剧《白蛇传·游湖》选段。虽然两人此前有过多次合作,但独特、接地气的演出环境还是带来了新鲜感,“戏曲本身就是行动的艺术,希望在人流量密集的地铁站,演出可以让更多人得到艺术的滋养”。“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第31届梅花奖得主罗晨雪着一袭粉衣翩然登台,细腻的唱腔将杜丽娘的少女心事娓娓道来。在节奏繁忙的地铁站,看到人们愿意停下脚步,罗晨雪很是自豪:“这就是传统戏曲的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五一”假期,“梅花绽放在上海”快闪活动的收官场将继续登陆上海热门商圈。5月2日,在陆家嘴中心LG层下沉广场,本届梅花奖参评演员李哲、黄瑞妮及“梅花奖”得主黎安、沈昳丽等演员将一同亮相,为市民游客献上精彩演出。“梅花”的芬芳正以全新的方式浸润这座城市,让更多人感受到戏剧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梅花含苞待放,演出大幕即将拉开。5月8日至21日,来自11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的17位“竞梅”演员将在上海进行17场展演。高品质演出既亲民也惠民,每场演出均设100张30元至80元不等的公益票。与此同时,演员们还会亲自上阵,进行剧目导赏,与观众和戏剧爱好者面对面交流,分享表演体会,让“梅花”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