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为期两天的“国门英才荟”就业直航计划活动在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开幕,通过专场洽谈会、主题专场活动、城市深度体验等活动,释放顺义区“引才、重才、育才、留才”的鲜明信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策护航让青春与城市共成长
启动仪式上,市人力社保局、市人才工作局、团市委领导,区人力社保局、区人才工作局、团区委、区教委等45家区直部门,25家镇街与50所高校、8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人才服务体系的暖心升级。面向高校学子和应届毕业生群体,顺义区发布了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品牌——青鸟归“潮”学子回归计划,并解读了《顺义区支持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服务指导手册》,从引进落户、住房保障、创业支持、能力提升、生活服务等维度为青年人才提供12项服务举措,实现“政策找青年”向“服务护成长”升级,助力青年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能出彩”。
现场向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50所重点高校授牌“顺义区驻高校人才联络服务站”,标志着校地协同培养迈入新阶段,为青年人才铺设“从校门到职场”的快车道。同时,为顺义区首批“青年就业驿站”揭牌,驿站将为求职青年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千岗连心让青年人才与机遇双向奔赴
26日的毕业生专场洽谈会上,80余家顺义区重点企业,携1000余个优质岗位亮相,覆盖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产业金融、科技服务等多个热门领域。现场设置的博士后工作站对接专区,为高端人才与企业搭建精准匹配平台。
求职者手持简历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展位人头攒动。“智能匹配系统精准推荐了适合我的岗位!”一位京外学子体验“顺义就业小助手”后赞叹道。该平台依托DeepSeek-R1技术,通过岗位需求与人才画像的智能分析,实现求职者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我是学动力与机械专业的,这次来到顺义参加洽谈会,留意到了一些制造类企业的岗位,从专业匹配度和个人职业规划来看,都比较符合我的预期,希望能与我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在顺义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武汉大学学生刘今奇说。
“我们企业是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零部件研发、销售和生产的,听说这次活动集聚了京内京外多所优秀院校,也想在洽谈中看看能否达成一些意向。”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招聘专员说,“当下我们企业也在寻求优秀人才助力转型升级,尤其是在研发和制造环节,我们的人才缺口很大。”
现场设置顺义美食、顺义非遗等特色展位,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展位,让青年们在求职之余感受顺义的独特魅力和技能人才风采。此次洽谈会吸引近千名青年人才参与,收到求职简历673份。
主题专场活动让智慧火花点亮未来
26日下午的博士后招引、校地合作、创新创业三大主题专场活动同步开展,探讨人才引育、产教融合与创新生态建设路径,掀起思想碰撞的热潮。
在博士后主题专场活动上,“博士后人才发展与合作”成为核心议题。区内重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代表分享科研成果转化经验,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展示前沿课题及成果,重点高校和设站企业围绕科研项目落地、校企合作、博士后招收培养深入交流。
校地合作专场活动上,高校与顺义区深度对话,聚焦人才、技术、文化需求,探讨人才共育、校地共建、资源共享等内容,推动产学研融合、实践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创新创业专场活动以“新潮涌动 创享未来”为主题,聚焦大学生团队创业需求,搭建开放、融合、高效的一体化交流平台,邀请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围绕“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大创板主题分享”等主题,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全面把握创新创业前沿趋势。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带来项目计划书,创业导师现场给予专业点评和解析。顺义区优秀创业者代表北京期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记龙登台分享创新创业经历,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与城同行让梦想照进现实
27日,高校师生代表组成参访团,走进中德产业园、HICOOL产业园、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等区内重点园区及单位,近距离了解中德产业园发展、产业生态培育等情况,听取HICOOL大赛和“六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历程的相关介绍,感受牛栏山二锅头老字号的“新”活力。
未来,顺义区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产教融合,聚焦青年群体创新创业,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以开放胸怀、务实政策、优质服务搭建发展平台,让优秀青年学子在顺义“扎根有土壤、成长有空间、逐梦有回响”,携手绘就人才与城市协同共进新画卷!
作者:农京宣